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
麻黃 18克 (6兩)石膏 24克 (半斤)白朮 12克 (4兩)生薑 9克 (3)甘草 6克 (2)大棗 15枚上藥六味,以水1.2升(六升)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600毫升(三升),分溫三服。惡風加附子一枚,炮。 bubble_chart 功效
解表清熱,消腫除濕。
bubble_chart 主治
裡水者,一身面目腫,其脈沈,小便不利。肉極,熱則身體津脫,腠理開,汗大泄,厲風氣,下焦腳弱。 bubble_chart 方義
方中麻黃、祛風濕之邪、開肌腠,使水腫自汗解;石膏清內鬱之熱;白朮健脾燥濕,而利肌肉之濕;甘草益氣健脾;生薑、大棗調和營衛。六藥合用,表裡兼治,祛表之風邪,清裡之鬱熱,利肌表濕邪,則病漸解。
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
水腫上半身尤甚。下肢關節微腫。尿短。脈沈。 bubble_chart 加減
皮膚發黃:加茵陳、梔子。水腫甚:加防己、豬苓、茯苓。煩熱欲飲:加知母、黃柏。咳而氣逆:加半夏。惡風:加附子。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
風濕熱、急性腎炎、濕疹、水腫、關節炎,角膜炎、黃疸病、腳氣病。